设计资讯 Design information>>
“地气”与“人气” |
发布者:etzh 日期:2014/9/9 2 点击次:1506 |
在探讨的过程中,邵珠富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,我们不妨听听专刊部和品牌报道中心的意见,因为搞一个这样的活动,不论事先渲染得多么厉害,其实现场均会是冷冷清清的、均不会产生较强的人气的,而真正的人气在于,事后相关报道的阅读人群。而在这一点上,有没有“亮点”或者“新闻点”就成为人气提升的关键,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人气,所以这方面不妨听听新闻报道相关人员的意见。 而纵观整个方案,估计活动过后,除了自己的报纸报道一下、集团的报纸报道一下外,很难有让其他媒体转载或者感兴趣的东西,这样的报道“人气”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,其实在这方面,只要做小小的改动,有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效:比方说,我们有没有制订出“儒商十大标准和行为规范”,可以考虑将炒作的火力点集中到这一点上进行聚焦炒作;比方说我们有没有搞出活动本身能够让人记住的、响亮的语言和口号,切记这样的口号不一定要正统但一定是要有趣,哪怕是适度的擦边球或者争议也未尝不可,毕竟有意义不如有意思嘛;我们有没有一个类似邵珠富以前在国内讲课时提到的“把”的东西,类似“红语录”“绿皮书”之类的,让人们拿到手里感觉到我们活动的正式,第二天报纸上也可以发发相关的照片,等等。倘若如此,或许会有些东西给人眼前一亮,则报道时就可以大肆渲染,说不定报道会吸引了人们的阅读,自然也就有了人气。国内其他媒体看到了这样的报道,有故事、有仪式、有情趣、有口号、有承诺,给予转载是完全有可能的。
|